(见习记者 郜阳)“我们要做中国鱼类学科的主人。”舞台上的这句话掷地有声,台下师生也响起热烈的掌声。今天下午,上海海洋大学携手上海戏剧学院历时半年打造的原创大师剧——话剧《朱元鼎》在临港首演。该剧展示了鱼类学家朱元鼎的一生,再现了老教授对鱼类事业的痴迷,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学生培养的用心。
大师剧以朱元鼎的90大寿许愿为起点,抛出了“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愿望是什么?”这一问题。于是,各个时期的朱元鼎齐聚一堂,为了这个问题追述到他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童年与鱼类结下不解之缘,决心从昆虫学转向鱼类学,完成了《中国鱼类索引》,发现了元鼎骨,拒绝出席日本动物学年会,上海水产学院搬迁与重建等一系列大事件。最终,朱元鼎总结了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完成《中国鱼类志》的编撰。
据介绍,朱元鼎是上海水产学院院长、一级教授,著名鱼类学家。朱老生前把私人珍藏图书、资料近两千份提供公用,身后全部献给国家,家属将捐赠所得5万元奖金悉数赠予上海水产大学,建立朱元鼎奖学金基金。他的一生充分展示了一位鱼类学大师对鱼类事业的矢志不渝。
“在结尾,朱元鼎已经身患重病,但不忘为学生写推荐信和《中国鱼类志》的编撰工作,这令我十分感动。”该校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学生张荆京观看后表示,“我也从中更深领悟了‘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和朱元鼎院长渔业报国的情怀。”多位师生提到,当见到国际鱼类学界将鲤鱼科鱼类咽骨以“元鼎骨”命名这一幕时,感到特别自豪。
《朱元鼎》一剧在创作过程中,上海海洋大学形成了由朱元鼎学生、同事组成的老教授团队,由档案馆、水产与生命学院专人组成的史料学术团队,累计收集一手图片300余张及文字资料近30万字,并通过当面访谈、电话、邮件等方式采访200余人次。
该剧由曾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的编剧孙祖平创作,由著名青年导演王佳健执导。
(来源:新民晚报,201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