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娜)昨天,由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东海分会联合主办的2018年长三角海洋经济合作论坛在沪召开。论坛为长三角地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海洋产业领域间项目对接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也为我国乃至全球海洋治理、产业发展搭建了高端对话平台。
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在“东海区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东海区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合理,形成了以长三角经济区为核心、以海岸带区域构建沿海产业带为轴线、三省一市各具特色的总体发展格局。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院院长、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新军教授认为,长三角有得天独厚的远洋渔业传统优势和区位资源优势,是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区域。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在远洋渔业方面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大洋主要经济鱼类渔场预报、高效渔具及装备、水产品保鲜与冷藏、高新技术应用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与集成,发展远洋渔业+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的高新技术,增强大洋找鱼、高效抓鱼和现代加工保鲜储运的能力。
本次论坛为加速推动长三角地区海洋领域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运用,带动区域海洋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区域海洋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
(来源:《劳动报》,2018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