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新民晚报:“淞航”号首航延绳钓系统测试获得成功

发布日期:2017-11-28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41设置

图说:“淞航”号协同放钩准备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jpg

图说:“淞航”号协同放钩准备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新民晚报讯(见习记者 郜阳 通讯员 屈琳琳)昨天,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在风浪中完成金枪鱼延绳钓系统的运行测试,并获得成功。

为确保此次测试顺利开展,11月24日,“淞航”号首航工作组组织了科考人员、全体船员、实验员进行了专项培训。大家观看了延绳钓作业的放钩、起钩、渔获物处理等操作的整个过程录像。首席科学家戴小杰就金枪鱼延绳钓渔具投放和收获操作过程中的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整个作业过程时每一个船员进行了定岗、定责布置。

图说:延绳钓起钩开始,回收电浮标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jpg

图说:延绳钓起钩开始,回收电浮标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昨天下午一点,船长发出指令,开启延绳钓主绳投放机,延绳钓主绳被高速地投放到海中,船员将无线电浮标、浮子、支绳和鱼饵按节奏有序地挂在主绳上并依次投放到海中。经过两小时的等待,科考队员打开船上测向仪,根据无线电浮标发回的位置信息,船舶确定寻找无线电浮标和浮子的航向。经过20分钟的航行,队员们终于找到海中的第一个无线电浮标和浮子。随着从海中撩起第一个浮子和无线电浮标,投放的主绳被自动扬绳机从海中缓慢收起,并由理线机送回干线储存舱。支绳也随着主绳有序被回收回甲板。“淞航”号起钩部分设计分成两层,扬绳机和支线的回收在上层,如果有渔获物则转到下层加工处理。

图说:紫魟实验称重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jpg

图说:紫魟实验称重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经过两小时的操作,60枚吊钩被安全地回收,共捕获4尾帆蜥鱼和一尾紫魟,整个延绳钓系统运行良好,测试初步获得成功,为下一阶段科考正式进行延绳钓打下了基础。

“淞航”号可支持拖网、金枪鱼延绳钓、灯光鱿鱼钓等三种以上的渔业作业方式。可适应不同渔业资源生物学特性的调查,为开展不同渔具渔法研究提供基础保障。“淞航”号于本月8号首航,主要任务是试验和验收船上的科考设备系统和渔具系统。

(来源:《新民晚报》,2017年11月28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