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吉 黄榆婷 冯元福(上海海洋大学))“龙舟队教会我的,远远不止是划船这么简单。它给我的,永远比强健的身躯和无上的荣耀多得多。”这是上海海洋大学龙舟队队员黄成裕给父母家信中的一句话。在上海海洋大学,龙舟队可是“校园明星”,他们纪律严明、拼搏顽强,将龙舟文化里爱国、集体、进取开拓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传承精神 同舟共济
10月14号,在今年的上海市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中,两名复旦大学参赛队队员在比赛中不慎落水。由于落水的是复旦龙舟队的鼓手和舵手,剩下的队员们一时无法调转船头,手足无措地坐在龙舟里。危急时刻,正在候场的上海海洋大学龙舟女队队员们迅速将船划到落水者身旁,将其救上岸。
龙舟女队队长刘君说道:“当时看到有人落水,救生艇又赶不来,没来得及多想,我们就立即申请暂停比赛,大家划着船就向着落水的两个姑娘去了。”其她队员补充说:“救人是应该的,其实换谁都会去救的,只是我们恰好碰到了。”
龙舟队总教练迟焕祺说:“赛场上救人的竞技精神,应该要传承给孩子们的,这种精神,这种事情在任何时候,任何年代,任何地方都应该存在的,我们只是在走前辈们曾经走过的路。”
团结拼搏 砥砺前行
龙舟队的训练房里挂着一个横幅,上面写着“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团结拼搏,勇创佳绩”,这十六个字正是队员们心中坚定的信念。
龙舟队每周要进行四次训练,除了水上划船练习,还要兼顾体能训练,训练强度极大。到了比赛时节更是要加训,当其他同学还在家里过暑假时,他们已经提前到校开始了集训。在备战全运会期间,龙舟队队员们从五月初开始进行集训,为了不耽误学习,队员们训练都尽量避开上课时间早上五点起床,训练到七点半,八点多再赶到教室上课,放学后又回到训练场训练。大部分队员在刚加入龙舟队的时候,对龙舟运动都不甚了解,都抱着健身的目的。渐渐接触下来,才体会到了龙舟精神,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更是和自己的队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便再也不舍离开。每年加入龙舟队的新生都很多,但很多人因为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和巨大的心理压力,选择中途退出,最后剩下的人不到十分之一。支撑他们走下来的是对龙舟运动的热爱、对团队的热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也正是龙舟运动所要传达的“爱国进取、团结求索、拼搏奋进”民族精神。
队员自述
李力:“加错”社团入对行
大学之前我对体育并没有太大兴趣,但没想过是一条有着鼓点的龙舟陪我度过了大学的生活。
2014年10月14日,学校组织社团招新,我加入了吉他社等音乐社团,见到旁边还有龙舟队在招新,出于好奇也填了一份报名表。当时我以为是休闲运动,而龙舟队的前几次训练我又因故缺席,第一次参加的训练已经是水上训练课了。
那天我和队员们一起坐上了龙舟,感受着那种破水前行的舒畅,我莫名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几次下来这种异样的情愫生根发芽,让我对长跑训练也不再那么抵触,从最开始的一公里都慢吞吞跑,到后来一跑就是四五公里,我逐渐开始享受起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2014年11月,龙舟队女队有了一次去海南参加中华龙舟大赛的机会,由于船上缺少4名队员,教练需要从新队员里选拔。在桨位赛中,我因为错听口令提前停桨,以微弱的差距落选。当时我就流泪了,这毫秒之差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2015年5月,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场比赛——中华龙舟大赛·江西鄱阳站。为了这次比赛,我们进行了7天的集训,很多时候肌肉酸痛到无法抬起,但我们并没能取得好成绩,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划龙舟光靠蛮力是不够的,更需要技巧,更需要大家的配合。6月,改进了训练方法的我们出征辽宁抚顺亚洲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竞技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去年6月,在我龙舟生涯迈入第三个年头的时候,我担任起了龙舟女队的队长。这也让我从只考虑个人成绩向考虑整体提升转变。担任队长的这一年里,我每天都在想如何去管理好整个团队,如何调动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如何保证训练质量,纠正技术动作,让整条船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幸而我的队友们信任并支持我,2016年11月的中华龙舟大赛·浙江丽水站上,龙舟女队在100米、200米、500米项目上分别获得了第五名、第四名、第四名的成绩,这是当时女队在中华龙舟大赛上获得的最好成绩。为了这次比赛,我们进行了半个月的不停课集训。白天水上训练时间不够,晚上教练开着车灯指导我们下水训练。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是100米成绩冲进30秒,200米成绩冲进60秒,这次集训中,我们终于达到。
为了备战2017年2月的中华龙舟大赛·海南万宁站,刚过完年大家就提前回到学校,开始了长达25天的集训,每个人都一心扑在了训练上,各个项目都不断刷新我们的历史成绩。这一次比赛,我们夺得了2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第一次捧回了属于女队的中华龙舟大赛奖杯,女队多年以来的心愿终于实现,一路走来的个中滋味,甘苦自知。
刘君:龙舟精神成了我们的信条
上大学之前我从未接触过龙舟,记得社团招新时,龙舟队的学长学姐们排成了一排一起做俯卧撑,各种奖牌奖杯就摆在他们的面前,两条龙舟陈列左右,这一幕深深地震撼着我,看着他们协调一致的动作,我忽然体会到了体育的美。后来我在码头见到他们训练,龙舟似利箭一般破开层层水浪,我突然下定了决心要加入龙舟队。
记得我有一次陪学姐去东方绿洲参加比赛,那是我第一次现场观摩比赛,虽然只是远远看着,但是心却是一直悬着。听着发令枪的响声,眼神一直追随着我们的龙舟,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竞赛的激烈,直到龙舟过线,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2016年8月,在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二届青少年龙舟锦标赛成为我第一次参赛的项目,无论有过多少的训练,第一次正式比赛还是让我双腿发软,比赛时我的脑袋仿佛是发懵的,只是一心想跟齐前面人的桨,直到上岸之后才回过神来。之后我又参加了中华龙舟大赛浙江丽水站、海南万宁站、长沙芙蓉站的比赛,在海南万宁站获得青少年女子组200米直道竞速赛第三名的好成绩,捧回了女队的第一座奖杯,长沙站又首次挑战了龙舟职业组。一次次的比赛与集训中,龙舟精神开始一点点在我们身上留下烙印。
最初集训的日子,我们凌晨五点起床,训练到七点,洗漱完毕接着去上课,下午上完课后又再次开始训练。遇到下雨天,健身房便成了我们的训练地点,看着汗如雨下的队友,由衷觉得能跟他们并肩作战很荣幸。备战全运会时,我们统一住到了东方绿舟,一边观摩职业运动员的训练,一边开展自己的训练。全运会前正碰上我们临近期末考试,我匆匆回校考完试就随队转战湖南,提前熟悉比赛水域。
比赛时,听到枪响的一瞬间我就觉得自己像疯了一样地发力,狠砸水,这种感觉从未有过,紧绷的弦终于在最后一枪结束后放下,这种刺激的感觉有点让人上瘾,观看的人只知我们的龙舟划得飞快,却不知我们的龙舟为什么能这么快,是手上一层又一层的老茧,是我们嫩白变得黝黑的皮肤,是我们令人惊讶的勇气与毅力,是我们不服输的精神,是我们遇到困难,就会一起大声喊出:“顶上去!”
(来源:《新民晚报·大学城》,2017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