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上海科技报: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抵沪

发布日期:2017-11-08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91设置

(记者 陶婷婷)日前,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抵达上海芦潮港。

1916年,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曾建设第一艘实习船“淞航”号,后在抗战中毁于日军轰炸。100年后,上海海洋大学将历经近10年立项的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再次命名为“淞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真正体现了“百年学府、立志海洋,服务行业,贡献国家”的海大人的科学精神。

“淞航”号项目概算投资24974万元,是国家和地方共建项目,由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2015年10月28日,“淞航”号在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工;2016年10月10日,在天津新港公司50吨大坞内顺利合拢;2017年3月3日,“淞航”号成功下水;2017年9月下旬,“淞航”号顺利完成试航。10月30日,建成后的“淞航”号在上海完成交付,标志着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建设完成并将正式投入使用。

建成的“淞航”号总吨位3166吨,最大排水量3271.4立方米;船舶总长85米,最大航速15节,巡航速度12节;续航能力1万海里,自持力60天,定员59人。船上配备渔业资源和海洋水文调查两大科考调查系统,包括中层和底层拖网、金枪鱼延绳钓和灯光鱿鱼钓3种作业方式。配备海洋生物、水文生化、调查监控、通用实验室和网络信息等5个实验室,可进行远洋深海鱼类生物采样和浮游生物采样,可进行定点或走航式海洋环境参数连续探测、海面常规气象连续探测、海底地形地貌探测,实现调查考察数据系统记录分析和数据集成等。

调查船将以开展远洋渔业资源公益性调查为主要目标,主要航行海域将在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和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等海域,按无限航区设计,主要承担金枪鱼、鱿鱼、竹筴鱼及南极磷虾等重要远洋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任务;承担国家远洋渔业资源和新渔场开发的任务;承担远洋捕捞中底拖网、变水层拖网、金枪鱼延绳钓、灯光鱿鱼钓及新作业方式的研究工作;承担大洋环境的观测和遥感数据接收工作。

上海海洋大学历史上曾先后拥有6艘实习调查船,为我国远洋渔业人才和科技储备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是培养海洋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基地和平台,它必将进一步提升学校涉海专业人才质量和科研水平。

(来源:《上海科技报》,2017年11月8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