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婷婷)“鱼足疗按摩”在各大景区已经很普遍,但也在安全卫生方面存在一定争议。不过,为水稻做“鱼足疗按摩”却成了田间的种养新模式,并开始得到大力推广。日前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华山论剑”,来自全国各地的稻田综合种养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各自的种养模式,切磋“武艺”,共话产业技术发展。
上海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其根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目前稻田综合种养已经成为我国“十三五”水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今年10月,在上海海洋大学和全国水产推广总站的倡议下,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稻田综合种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据介绍,按照养殖种类分稻田养殖可分成稻田养鳖、稻田养蛙、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田养鸭以及稻田多元立体综合种养等。刘其根说道,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就是要通过稻田中养殖各种经济水产动物如鱼类、虾蟹或甲鱼等,借助稻田中共生的鱼类帮助清除田间杂草和害虫,从而极大地减少乃至完全不施用农药,以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借助鱼类的粪便起到对水稻的增肥、追肥效果,用真正的有机肥代替化肥,从而极大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虽然稻田中养殖需要少量的沟溜等空间用于养殖水产,但由于综合种养水稻栽培的植株间距更宽,采光和通风条件更好,边际效应更明显,结实率更高,因此不但不减产,而且还能稳产、增产。所以,稻田综合种养能产生“1+1=5”的综合效益: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因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很少甚至不用农药、化肥,而是通过共生的鱼类、鳖、蛙等混养的水产生物帮助除草、除虫,从而能极大地提高稻田养殖生态大米的品质。因为较少或不使用化肥,生产的大米更符合有机大米的要求。因此稻田种养模式生产的生态大米,更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上这种稻田生态大米普遍价格在10元/500克以上,十分畅销。
本次评比主要是比哪家企业的种养模式和技术更科学。为了确保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举办方采取了3条措施:一是邀请上海粮食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对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进行检测,确保参赛样品符合高标准要求;二是根据专业仪器测定品质参数;三是由农业部稻米专家、食品专家和食药监局等食品检测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对大米质量从外形、品质和口感进行全面评价,且采用盲评模式进行打分。比赛中,不同种养模式中的各色“按摩师”也前来展示助兴——除了大家经常看到的甲鱼、大闸蟹外,今年展出的产品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水产,如石蛙、金鳅等。
(来源:《上海科技报》12月16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