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上海科技报:1900多只河蟹沪上争当“王”“后”

发布日期:2016-11-19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406设置

——上海本土“长腿”蟹品质好产量有限

  

(记者 陶婷婷)日前,上海海洋大学第10届蟹文化节暨2016“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在沪举办,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地近70家养殖单位选送的1900余只河蟹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的“奥斯卡金奖”。最终评出的“蟹王”来自安徽省五河县螃蟹协会,体重达455.2克;“蟹后”体重366.0克,花落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由于受洪水、气候等因素影响,全国河蟹主产区(长江中下游)的养殖产量估计下降约5%-10%,全国商品蟹平均规格下降约10%-15%。尤其是今年大规格商品蟹极为紧俏,特别是225克以上公蟹、175克以上母蟹可以说是一蟹难求,价格自9月份开捕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普通规格商品蟹由于受产量影响和大规格商品蟹的价格拉动,价格也有一定程度上扬,今年蟹价总体上比2015年高30%左右。但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全国各地河蟹的总体质量好于去年,品质较以往有所好转。据介绍,随着河蟹综合生态养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现在全国各地的湖泊、池塘、河沟等水体都能够生产出一大批规格大、品质好的大闸蟹。这些大闸蟹在外形和内在品质上无法有效区分,都是中华绒螯蟹同一个物种,就是在不同的水体中饲养而已。

比赛现场,所有评比参数采用上海海洋大学开发的“全国河蟹大赛评比软件系统”,由计算机在综合参赛河蟹体重、壳长、肥满度和个体差异后打分,从高到低排序来确定金蟹奖。在金蟹奖中由专家根据色泽、气味、口感等性状评选出最佳口感奖。在这次全国河蟹大赛中,每个参赛单位的河蟹均经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的水产品安全实验室的食品安全性检验,保障参赛河蟹的“舌尖上安全”。

此外,海洋大学专家也介绍了上海本地河蟹的养殖情况。目前,上海本地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均不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大闸蟹,特别是上海大闸蟹由于采用良种的比例高,其外形的美观度和整齐度较其他大闸蟹要好。比如,上海本土大闸蟹具有“腿长”这一显著的外形特点。由于上海本地蟹产量有限,品质又好,通常在10-11月份就销售完毕,所以市民想吃一口完全上海本地蟹并不容易。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16年11月18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