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青年报:全国大闸蟹来上海“打擂台”

发布日期:2016-11-18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39设置

  规格产量双降价格上涨河蟹品质较去年有所好转

(记者 刘昕璐)昨天上午,一年一度的上海海洋大学河蟹文化节暨2016全国河蟹大赛在沪拉开帷幕。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地近70家养殖单位选送的1900余只河蟹共同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的“奥斯卡金奖”。最终,蟹王重455.2克,蟹后重366克,分别出自安徽和江西。

河蟹产业表现出“双降一升一平一好转”

今年由于受洪水、气候等因素影响,全国河蟹主产区(长江中下游)的养殖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产量和规格呈现出“双降”特征,即产量估计下降约5-10%,全国商品蟹平均规格下降约10-15%,尤其是今年大规格商品蟹极为紧俏,特别是4两5以上公蟹,3两5以上母蟹可以说是一蟹难求,价格自9月份开捕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

上海海洋大学专家介绍,普通规格商品蟹由于受产量影响和大规格商品蟹的价格拉动,价格也有一定程度上扬,今年蟹价总体上比2015年高30%左右,对老百姓消费带来一定影响。尽管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蟹价较高,养殖户的总体效益较为平稳。

所幸,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全国各地河蟹的总体质量好于去年,品质较以往有所好转。概括地说,今年全国河蟹产业呈现出“双降一升一平一好转”的特点,即规格和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效益平稳、河蟹品质较去年有所好转。

上海本土大闸蟹想吃一口不容易

经过上海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全体人员和广大养殖户的多年努力,上海本土养殖的大闸蟹从以前的“落后”、“追赶”到“并跑”并在上海和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产生了“三泖”牌黄浦江大闸蟹、“宝岛”牌崇明清水大闸蟹、“崇螯”牌光明集团清水蟹、“沪宝”牌宝山湖大闸蟹等多个品牌。

目前上海本地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均不会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大闸蟹,特别是上海大闸蟹由于采用良种的比例高,其外形的美观度和整齐度较其他大闸蟹要好,比如,上海本土大闸蟹具有“腿长”这一显著的外形特点。由于上海本地蟹产量有限,品质又好,通常在10-11月份就销售完毕,所以市民想吃一口上海本地蟹并不容易。

(来源:《青年报》 2016年11月16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