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劳动报: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返沪

发布日期:2016-09-26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695设置

(记者 郭娜)从上海出发,在历经74天,超过9000海里的航行后,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昨天抵达上海芦潮港客运码头。此次首航测试了科考船的远洋航行和科考设备可靠性,检验开展深渊综合考察能力,并以海洋环境调查为契机探索产学研全方位科学考察运作方式。

“张謇”号于7月12日从上海启程开始首航之旅。首航分为两个航段,第一航段从上海开赴南中国海,在西沙群岛海域进行了为期5天的科考设备浅海测试,于7月23日抵达深圳。第二航段于7月24日从深圳出发,一路南下跨越赤道,经拉包尔港入境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与当地矿业公司合作,在两座金矿附近海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并在深度超过8000米的新不列颠海沟进行了多项深海设备的试验。9月5日完成所有科学考察任务,启程回国。

此次首航很好地检验了“张謇”号科考船的远洋航行性能,以及船上搭载的多种科考设备执行科考任务的可靠性。在科考过程中,“张謇”号克服了强台风、恶劣作业海况甚至海啸预警。全程未出现重大系统故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经过此次首航的检验,“张謇”号已经建立了一套海洋科学考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执行深渊科考任务,服务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能力。

来自国内外的深渊科学专家在此次首航中实地开展了各项科考活动。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的深渊科学家在新不列颠海沟开展了原位过滤采水、沉积物采样、宏生物原位观察等多项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一系列科学样品和数据。万米级深渊着陆器首次下潜到6700米深度,水下相机拍摄到5000米海下的多种生物活动。此次科学考察将为日后的深渊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据悉,此次“张謇”号还与跨国矿业公司合作,对矿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联合考察评估,软硬件能力得到国际专业评估机构的认可。

作为我国第一艘完全由民间企业出资建造的远洋科考船及未来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彩虹鱼”的科考母船,除用于深海科考外,还具备深海救援打捞、海洋工程设备检修、水下考古和深海探险、观光等多种能力。据悉,继新不列颠海沟之后,“张謇”号今年底将奔赴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三台万米级着陆器和一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的11000米海试作业。

(来源:《劳动报》2016年9月23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