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婷婷)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2016级本科新生来到上海海洋大学。在迎新志愿者的队伍中,上海海洋大学海滨之爱志愿服务队格外吸引眼球。因为2015年,“救火真英雄,上海好邻居”王海滨的事迹感动了上海市民。
王海滨被授予“上海市见义勇为楷模”称号,当选为201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入选第18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为了让“海滨精神”弘扬下去,同学们成立了“海滨之爱志愿服务队”,不仅定期到康复中心看望海滨,陪伴他进行康复训练,还要将王海滨带给社会的正能量进一步加以弘扬。在9月3日的迎新过程中,就有不少新生受到王海滨事迹的感召,主动要求加入到服务队中。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成才”的学生资助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做好2016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资助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人施策、精准资助。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贴心地准备了“爱心大礼包”:提供一个助学贷款机会、安排一个勤工助学岗位、发放一本自立手册、借用一套免费教材。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礼包在“基本配置”外还各有不同,学院可以根据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需求对礼包附加生活卧具、生活补贴、手机等特色配置,目前已申领生活卧具67套、新生生活补贴110份,申领手机25部。
学校8月份开放信息化自助迎新系统,让学生在入校前即对学校情况有所了解,不仅介绍学校的校史、衣食住行等基本情况,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迎新系统了解所在寝室、床位,甚至开学后英语分级考试的教室安排。学校与每一位新生进行联系,了解新生情况。今年,迎来11名藏族新生,学校特别了解了藏族的生活习惯的细节,对其生活适应做了提前预案和安排。
作为入校第一课,每个新生都要参加“品·读”海大校园的文化之旅,漫步朝海路历史文化长廊,参观校史馆、三史馆,回忆百年海大的历史与沧桑,共议学校的发展和未来,再现一代代海大人勤朴忠实的精神。这是学校创新育人方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最新方法。品读活动开展3年来,在新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也成了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16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