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东方早报:中国将研发万米深海载人潜水器

发布日期:2013-06-12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43设置

记者11日从现场指挥部了解到,预计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一个星期后抵达南海作业海区。

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正在从江苏江阴至南海的航渡中,记者11日从现场指挥部了解到,预计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一个星期后抵达南海作业海区。

曾任“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介绍,随着“蛟龙”号载着科学家们前往最深7000米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中国科学家们又雄心勃勃地计划探索更深邃的“海洋之眼”——最大深度超过万米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该中心计划陆续研发万米级的着陆器、万米级的无人潜水器和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再搭配一条千吨级小型科学考察船,预计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

据新华社报道,“向阳红09”船10日从江苏江阴正式起航,当日18时左右抵达长江口,随后船舶进入东海并向南行进,预计12日傍晚抵达厦门附近海域。据随船气象保障人员孙虎林介绍,11日至12日傍晚,航渡海域北风转西北风5级至6级,浪高1.5米至2米增大至2.5米至3米。

12日18时至13日18时,航渡海域多云有阵雨,东北风6级至7级,13日上午转偏东风5级至6级,浪高2.5米减小至1.5米至2米。

据了解,未来三天母船航渡海域海况不影响正常航行,“蛟龙”号在航渡途中将进行定位系统测试等。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分为3个航段,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第二和第三航段分别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合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申请区开展近底生物调查、地质取样、海底摄像和海底沉积物剂量反应试验等,总计需要100余天。


(来源:《东方早报》 2013年6月12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