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上海法治报:“白色污染元凶”忽然变身“绿色环保产品”

发布日期:2013-03-25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477设置

(记者:胡蝶飞)还记得很多年前,被普遍使用的白色发泡餐盒吗?这种被认为是白色污染的餐盒,因其安全性、污染性问题,在1999年被国家列入淘汰产品目录,禁止使用。

最近,发改委发布 《对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调整的说明》 (业内称之为“21号令”),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将其删除,让已经被禁止使用14年多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再次获得 “合法身份”。被禁多年,何以突然要解禁?发泡餐具对人体究竟有无伤害?其回收利用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一时间,争议不断,质疑声四起。

3月20日,发改委发布《对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调整的说明》,就此次解禁给出了五点理由,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 “使用后可再利用”、“可节约石油资源”、 “使用环境也已发生很大变化”。

环保专家站出来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各方论证,发泡餐具被证明是 “绿色包装产品”,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值得推广和应用。也有专家表示担忧,称目前我国的回收体系尚不健全,放开时机尚不成熟。

从被禁到解禁,从 “污染”到 “绿色”,专家众说纷纭,消费者雾里看花。

法律专家建议,类似解禁发泡餐具这种涉及公共利益问题的政策调整,决策部门应先进行信息公开,并引入听证程序,让公众有充分的质疑权、发言权。

关注

发泡餐具突然“解禁”引发争议

发泡餐具,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在挤出机中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后加入发泡剂 (丁烷)等进行挤出拉片,再进行二次加热吸塑成型,制成的各种餐饮具如快餐盒、汤碗、方便面碗、生鲜托盘等。

2013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其中之一便是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意味着被禁用了14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使用将于今年5月1日起合法化。

一时间,争议不断,质疑声四起。究竟为何要解禁?这种一次性发泡餐具对人体有无伤害?污染环境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回顾

曾因安全性污染性问题遭淘汰

发泡餐具曾因具有保温、耐压、重量轻以及便宜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最早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由于废弃的发泡垃圾给铁路沿线生态以及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原铁道部于1991年开始研究治理对策,并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在铁路站车使用发泡餐具,代之以可降解餐具。

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大量使用造成了 “白色污染”,经国务院批准, 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其中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限期在2000年底前淘汰。理由就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有的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高温下使用不当,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且回收和处理难度很大等。

2005年12月,发改委发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淘汰类产品。并于2011年再度将发泡餐具列入淘汰类产品名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现状

虽然被禁 但却从未“离开”

虽然早已被禁,但一次性发泡饭盒其实并未绝迹。记者走访铜川路上的一家酒店用品市场,发现仍有商家出售一次性发泡餐具。

在一家酒店用品店,台面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一次性饭盒,不过多数是透明的塑料餐盒,还有纸质餐盒。记者询问有无白色发泡饭盒,老板指指角落里的柜台,“有的,在那,很便宜, 45元600个。”不到八分钱一个的价格,与300个要价120元即四角钱一个的透明塑料餐盒相比,价格便宜太多。据介绍,这样的发泡餐盒,这家店每天要卖出几十箱,都是供给小餐饮店。

而在另外两家店,记者提出想购买发泡餐盒时,老板均表示没有现货, “现在因为泡沫的卖得少了,如果你要,我可以帮你跟厂家订”。记者询问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老板称,就是生产透明塑料餐盒的厂家。“有订单嘛,他们也做。”

但也有老板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早不卖这种了,泡沫的不让卖,查到了麻烦。”

差价大成本低 备受“小店”亲睐

记者走访发现,在不少小快餐店和小吃店,这种一次性发泡饭盒随处可见,顾客打包也不用另外付费。

“一份快餐也就赚2块多钱,如果再配贵的餐盒,没法做了。 ”斜土路上一家小餐饮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店里使用的发泡餐盒是在附近的菜场里买的,35元钱有500个。

另一家位于小木桥路上的快餐店老板也表示, “硬塑料饭盒成本高,顾客不愿掏钱,我们也吃不消。”

对于这种一次性发泡饭盒,不少市民称知道不干净,但偶尔还是会使用。 “我们平常中午叫外卖,都用这种饭盒的。虽然知道不卫生,但也没办法”,刚刚毕业的打工仔小蔡说,他不太愿意额外花钱用透明的餐盒。而从事媒体工作的小刘则比较在意,“我平时如果是在外面订饭,都会特别要求用透明盒装,泡沫的太不卫生。”

疑惑

被禁14年,为何突然解禁?

3月20日,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在发改委网站上发布《对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调整的说明》(以下简称 《说明》)。记者在网站上看到了《说明》全文,文中称由于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大量使用造成了“白色污染”,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了2000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目标。而此次将其从淘汰类中删除,已经 “就该条目的调整征求了环保部、工信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卫生部、食药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对该条目从淘汰类中删除达成一致意见。”

同时, 《说明》还列出了发泡餐具删除出淘汰产品的五大原因:一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检验后,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和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二是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使用后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通过回收、处理、再利用,可以生产建材、涂料、文具等多种产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三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使用。如美国、欧盟、日本等,一直在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且还在不断开发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新产品。四是可以节约石油资源。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质量轻,耗材少,可以降低原料消耗,符合资源节约的方向。五是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已大幅减少,废弃物回收体系逐步建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最初出台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使用的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

发泡餐具究竟对人体有无伤害?

一次性发泡餐具究竟是否有毒,对人体有无伤害,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一些反对使用发泡餐盒的消费者认为,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盛装温度超过65℃的热食或开水时,发泡餐具中的双酚A等物质所含的毒素就会析出,浸入食物。而据一项国外研究,一次性发泡餐具中的聚苯乙烯高分子在合成过程中如果不完全聚合,便会造成苯乙烯单体、二聚体、三聚体的溶出,人体如果长期吸收,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伤害。

但中国塑料餐具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李沛生公开驳斥: “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说,发泡塑料餐盒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工制成,但聚苯乙烯解聚成苯乙烯单体的温度必须在250℃以上。即使原料中含有国家标准中允许的极微量单体,这些单体在加工过程业已被充分释放,残留的机会微乎其微,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还有专家表示,发泡餐具经过十多年的各方论证,证明是真正的绿色包装产品,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值得推广和应用。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陈舜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聚苯乙烯本身是无毒的,但其当中的单体苯乙烯是有毒的。当其温度达到70℃至80℃的时候,未完全聚合的单体苯乙烯会挥发出来,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来源:《上海法治报》 2013年3月25日A2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