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足球的app

图片

新民晚报:想吃“白斩鸡”不必要活禽 本市今举行推进冷鲜鸡市场销售专家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3-05-16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37设置

(记者:朱全弟)当前,受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家禽及其产品流通遇冷,消费下降。为恢复和保护家禽生产能力和家禽消费市场,今天上午,市农委召开推进冷鲜鸡市场销售座谈会。

与会专家认为,冷鲜鸡具有安全卫生、汁液流失少,质地柔软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应取代活禽。

冷鲜鸡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鸡的酮体进行冰水冷鲜、风冷,使鸡酮体温度在1小时内降为0—4℃,然后进行保鲜处理和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鸡肉,香港民众称之为冰鲜鸡。热气鸡肉是指活禽现宰现杀,没有经过遇冷与消毒处理的鸡肉。

活禽的风险是从养殖场运到市场,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此时的活禽反应较大,容易生病感冒,或诱发流感。此外,上海年消费1.7亿至1.8亿只鸡,其中活鸡约1.3亿只,上海本地养殖占20%左右,活禽主要来自江苏、安徽和浙江地区。冷鲜鸡肉经过排酸和0—4℃冷链过程阻止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从食品卫生角度来看比活鸡安全,而从口感和营养的角度,冷鲜鸡肉与活鸡又比冻鸡效果好。

但是,也有专家指出,活禽消费是上海市民的传统和习惯,短时期内要取消“白斩鸡”上餐桌有难度,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建议要开展食用鸡相关知识的科普教育,让市民逐步接受冷鲜鸡肉。


(来源:《新民晚报》 2013年5月16日A4版)

返回原图
/